香港新闻网11月6日电   经历过一波又一波疫情的冲击,香港这个昔日的国际金融中心,仍一路风雨兼程,从未停止过脚步。

香港回来了!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香港再次引起世界的关注。

此刻,她面对着的是世界满怀期待又犹疑的目光,她身处的是虚拟货币WEB3.0的大时代——这将是一场超级“赛马”!

虚拟货币新时代

香港金融科技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在香港成功举办,香港特区政府发表《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这表明,香港宣示了要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愿景。

仿佛在回应政府的宣言,几天来香港恒生指数一路飙升,在全球股市下跌行情中逆市上扬。

科技的发展让数字产业风起云涌,也开创了全球科技金融的新时代。虚拟货币以颠覆者的姿态出现,以无中心(特定结算机构)运行,由此带来区块链新技术的时代巨变。这一点,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注意到了。

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都在抢赛道,具有远见的城市和地区都在布局。从城市竞争来看,方向最明确的是纽约、新加坡、东京、香港。美国纽约已经开始发放PAX、GUSD等稳定币牌照,以STO打通法币美元与数字美元通道。日本东京的金融服务局(FSA)也已经批准20多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牌照申请并下发牌照。新加坡于2016年推出区块链“沙盒(Sandbox)”机制发挥了作用,200多家中国公司落地新加坡。

比东京、新加坡金融地位更有优势的香港,也早已开启虚拟货币新时代:

2017年,香港三家发钞银行、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联同金管局,以及R3联盟合作进行了一项名为 Project Lion Rock的研究计画,就“央行虚拟”(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CBDC)做出研究;

2019 年 2 月 14 日,香港证监会公开对外接受沙盒申请;

2019年9月5日,香港SFC官网发布了《有关首次代币发行的声明》;

2019年11月6日,香港证监会开始接受致力于、且有能力遵守预期发牌准则和持续操守规定的平台营运者提交的牌照申请。

2022年 11 月2日,香港证监会发布了《有关虚拟资产期货交易所买卖基金的通函》。

此时,虚拟货币市场激流暗涌,各大经济体都开始从战略层面介入虚拟领域。

香港交易量全球前三

香港《宣言》的底气,来自于其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2008年,美国《时代》周刊有过一篇《三城记》的文章,文中提出了纽伦港(Nylonkong)这个新名词,它是纽约、伦敦、香港三座城市的合体。纽伦港构架的金融网主导了这个时代的世界经济。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2020年前香港一直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仅次于纽约及伦敦,在亚洲位列第一。据香港交易所的资料,自2010年至今的12年中,香港7次登上全球IPO集资榜首,世界各地发行人和投资者在香港汇聚,见证了亚洲最具活力的资本市场的机遇。尽管2020年环球市场波动,香港的一级市场仍领先全球IPO集资榜,共有154家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集资金额达3,975亿港元,是2010年以来最高。

香港在世界金融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很多全球知名的加密货币交易所都起源于香港,目前全球虚拟货币交易量第一名的平台Binance (币安)交易所就是2017年7月在香港创建的,日均交易量高达760亿美元,还有Bitfinex,OKX,火币(Huobi),Bit MEX等虚拟货币交易所都设在香港。

      全球Top20虚拟货币交易所排名(现货) (截至2022/10/3)

资料来源:coinmarketcap.com

Crystal区块链分析平台曾于2018年制作了一份报告,该报告共调查了6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家交易所,其中,英国以43家交易所高居榜首,接下来分别是美国、香港和新加坡。其中,欧盟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的比特币转帐额突出;2016年—2018年,连续三年,比特币发送量最大的国家/地区依次均是美国、英国和香港。

在全球虚拟资产前进的道路上,香港从未缺席,这些数据说明了一切。

风险监管,香港适时出场

资本市场从来都是风险与机会并存。虚拟货币诞生的初心就是想避开法定货币的风险。

从2008年到2022年,距离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整整十多年。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怀着改变金融格局、规避金融风险美好愿景而诞生的第一种虚拟货币——比特币,标志着法定货币向虚拟时代发展,同时也开创了区块链时代的新纪元。

比特币总量恒定为2100万枚,因其去中心化、安全不可逆、零信任、无限制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贸易、支付和汇款等领域。现在所能找到的最早有记录的比特币价格的时间,是2009年10月5日,一个叫“新自由标准”的用户,给版主线上支付了5.02美元,获得了5050个比特币。2013年,美国政府承认了比特币的合法地位,使得比特币价格暴涨。2021年巅峰时期,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7万美元/枚惊人的价格。对应比特币的热炒,各种虚拟货币、加密货币、专案代币等产品层出不穷,骇客攻击、交易平台投机诈骗也频繁出现。

各国交易所之间的比特币转帐额分布图,颜色越深,转帐数额越大。

(资料来源:据Crystal区块链分析平台报告)

2018年,虚拟货币市场遭到灭顶之灾,多种货币遭遇断崖式下跌:瑞波币 60% 、ACT 70%、BCD 80%、DNT 65%、EOS 30% 、GNX 75%、 HSR 70%、Mana 60%、Qtun 40% ……每一个百分比,都对应着一种数字货币从高点摔下的幅度。而今天,历史仿佛在重演这一幕,2022年起,虚拟货币市场又遭“血洗”。比特币从2021年7万美元/枚的最高点跌至1万多美元。

因此,在金融科技创新下有效管控风险显得极其重要。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虚拟货币市场亚洲龙头的香港,必须修法以保障亚太区的经济平稳发展,香港金融管理局致力在维持香港安全高效的金融体系与支持金融创新之间取得适当平衡,香港证监会在不断完善现有的数字及加密货币法规:

从2017 年 9 月 29 日,香港证监会推出监管沙盒、为合资格企业提供一个受限制的监管环境,到接下来几年,香港证监会陆续公布虚拟资产监管新规(2018)、香港确认 STO 销售经纪牌照(2019)、虚拟资产资管牌照申请细则(2019)、《有关虚拟资产期货合约的警告》和《立场书:监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2019)、《有关仲介人的虚拟资产相关活动的联合通函》(2022)………

循序渐进的这每一步,都见证着香港在建设虚拟货币市场中的努力。从2019年香港对加密货币持严肃监管的态度,到3年之后的今天,香港正式向虚拟资产和Web3张开怀抱——香港的变化,让世界看到了一个负责任的国际金融中心恪守的市场风险意识。

2018年,当香港首度引入虚拟资产监管框架时,加密资产市场尚属于一个崭新概念,为审慎起见,香港设置了“专业投资者”限制。如今四年已过,加密资产的生态系统取得了长足发展,尽管加密资产市场依然波动不定,但加密资产的全球市值已急剧上升,有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及服务供应商涉足这个领域,并建立机构级的基础设施,它们的进场推动了数码生态系统的扩展,使之能够提供更完善且可媲美主流金融领域的服务。

内港联手的强大赋能

香港作为一个高度依赖外部经济大环境的浅碟形经济体,回归二十多年来,历经数次危机,依然在短期内得以恢复并迅速反转,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这不仅有赖于香港成熟的市场机制,有赖于庞大的国内市场,还有赖于中央政府的力挺。在香港最困难的日子里,中央政府的援助之手一直没有放开过。

就在香港金融科技周开幕当天,央行行长易纲表态,正在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及其他货币当局就央行数位货币(CBDC)开展合作,为香港金融市场注入动能,将全力支持香港的发展!

似曾相识的场景,让人们想起2019年香港的国际科技金融周的 “贸易联动”,香港同业结算公司与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平台对接,加快了香港银行拓展融资业务。

不同的时间,传递着同一个信号:那就是,对香港建设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愿景的坚定支持!

政策的支持将推动香港虚拟货币以及国内相关产业快速向前发展。从这方面来说,既是香港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

或许有人会问:国内市场能为香港带来什么支撑?

首先来看一串资料:仅以国内比特币挖矿产业为例,曾经全世界70%的比特币都产生在中国,一个矿场一天的收入就接近30万元人民币,仅销售矿机一年的销售额,就可以达到10亿元人民币,“挖矿”已发展成一条完整而巨大的产业链;其次,中国工信部正在建立区块链标准体系,从目前看来,中国是全球唯一达到法定货币数位化水准的大国,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手段已覆盖全国,这种基础将萌发另一个潜在的巨大颠覆——建立一个截然不同的基于区块链的经济治理体系;第三,中国人民银行虚拟研究所下属机构与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其下附公司开启了“贸易联动”的融资平台,推进内地与香港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凭藉两地之间的庞大贸易量,两个平台的对接将有望加快香港银行拓展贸易融资业务,为未来进一步稳固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打下基石。

内地市场延伸的巨大产业链、大数据支援以及区块链治理体系的完善,将助力香港角力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地位。而今的香港,以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拥抱虚拟资产,开始着手在虚拟资产方面的具体行动:颁发交易所牌照;启动散户投资者“适当程度地获得”虚拟资产;引入虚拟资产ETF; 发行政府绿色债券代币;数码港元成为衔接法定货币与虚拟资产之间的“骨干”和支柱,为推动更多创新提供所需信心。

作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全球第二大 IPO 市场,香港跨出这一步,无论是经济持续发展还是在巩固国际金融地位上,都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

千帆竞渡,唯有乘风破浪向前。

雄关漫道  香港重整行囊再出发

香港整装重新出发,欲在时代的大潮中领跑新赛道。

有人说香港迷茫,有人说香港失落,更有人说香港衰退。当人们用复杂的眼光看香港的时候,未必能看懂。从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刊登封面文章《香港已死》,到今天西方仍弹看衰香港的老调,至今已过去了近三十年。此间香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SARS危机,经历了两次经济衰退和两次经济V形反弹,也经历了长达68个月的持续经济通缩和6年的财政赤字,有多少次的跌宕起伏就有多少次的峰回路转,每一次都是危机四伏,每一次又绝地重生。

香港是一本易读却难懂的书,香港的多面性如同香港的社会,向世界展现出不同的风采,而在这多重风貌下,不变的是香港不断突破前进的脚步。

一如香港那永不服输的精神。(完)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